地瓜,一般有三种:一是桑科的地果(地石榴),二是豆科的豆薯(凉薯、沙葛),三是旋花科的红薯。想知道为何以栽秧方式种地瓜而非撒种子,可见这里所说的地瓜应该是指红薯,即为何不用红薯种子而用秧苗来种红薯呢?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,要从红薯种子与秧苗优缺点两方面来分析。

一、红薯种子难获得
农村有「红薯开花夫妻分家」的说法,由此可见,与竹子开花类似,红薯开花似乎有点不太正常,甚至不详。然而,事实却并非如此,红薯在有些地方开花太正常不过,而在有的地方却难得一见。

红薯开花需要达到特定环境条件。首先是外部环境,与禾本科的甘蔗、旋花科的蕹菜类似,日照长短、气温高低、是否干旱等环境因素对红薯是否能开花有着重要影响。在气候干旱、日照时间短、气温高的环境下,红薯更容易开花。 因此,在北纬23°以南地区,红薯开花,南方更容易看到红薯开花,例如所在的四川就经常见到开花的红薯。

除了环境因素,红薯开花还与品种有关,有些品种红薯即便在特定环境中也很难开花,而有些的红薯每年都要开花,这里把有种常开花的黄瓤红薯叫做「花花苕」。
红薯开花后不一定能结出果实,这是因为红薯为双性花,自花授粉常不育,需异花授粉后才能结蒴果。红薯开花后要么尚未授粉便已花谢,要么就自花授粉了,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见红薯开花而不其见结果。没有果实,自然就没有种子。即便成功结出果实,但农民几乎不会注意到这不显眼的蒴果。

二、红薯秧苗更方便
选用红薯块作种是最常见的做法,即提前把光滑、个大、芽眼多而未伤的红薯块留起来储存好。待到来年春耕时节将种薯埋到特意掏好的植薯沟里,芽眼发芽破土而出,慢慢长大长壮,即可割来成为扦插移栽的秧苗。

除了利用种薯发芽培育秧苗,移栽起势后的红薯藤茎也能用于扦插,一般割取茂密的红薯老藤茎,剪成留有叶腋的二十厘米左右长,最后扦插即可。

如果用红薯种子,即便在保证种子来源的情况下,由于种子获得了亲本两边的遗传物质,所以所表现出的性状并不稳定,一些隐形基因也可能表现出来。而用秧苗则属于营养繁殖,种薯的性状能稳定地传下去,只要种薯挑选得好就可以了。

以上就是对种红薯用秧苗而不用种子的解释,如果觉得回答得挺好的就点个赞,并顺便关注一下吧,谢谢。